2019年,人工智能由幻想照进现实,被改变的不仅仅是产业生产力和蕴藏的商业价值,还有大众生活方式的重塑。
从“望而生畏”到“触手可及”,人工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终于成为普惠技术。
这一年,我们不断拓展人工智能技术边界,实现声纹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生物识别芯片、多特征识别原创算法突破;
这一年,我们探索通向强人工智能的更多可能路径,基于部署思路、架构建设、智能化技术联动能力,赋能医疗、金融、公检法、教育等行业;
这一年,我们肩负企业社会责任,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到解决社会痛点难题,再到积极申请国际标准助力中国抢占国际人工智能制高点;
这一年,我们秉承“成就客户、以奋斗者为本、感恩困难、诚信利他”的企业价值观和服务理念,以“让人工智能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为使命,行稳致远,感恩前行。

(艾赋能大脑+智能生物识别大脑)
基于声纹识别、人脸识别、人体识别、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等技术,快商通搭建“智能生物识别大脑”,解决机器感知“听、说、看”问题,为金融、公检法、社保、家居等领域提供身份核验服务。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技术,快商通面向未来城市建设“艾赋能大脑”,解决机器“思考与反馈”问题,以人工智能作为新型生产力,赋能医疗、教育等领域。
依托“智能生物识别大脑”和“艾赋能大脑”,快商通瞄准各行业基础但迫切的升级变革诉求,以智慧安全、智能营销为切入点,以多产品矩阵打开城市级智能产业:
面向医疗、教育领域,快商通从营销服务产品切入,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提升营销转化、提升服务效率为目标,为美莱集团等各领域头部企业提供智能客服系统、仿真营销客服机器人、增涨销客小程序等产品及配套服务。2019年,快商通成为国内首批获得信通院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智能化等级评估荣誉认证的企业。
在金融领域,快商通倡导以声纹技术赋能金融风控,并推出“声纹反欺诈风控系统”,通过声纹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及时防范风险,增强金融风控能力。
在安防领域,快商通致力于为公安警用系统提供身份认证与智能化生物特征数据库管理服务,并搭建完成从声纹采集、建库,到分析、研判应用的全链生态。今年,快商通BioVoice声纹采集终端、“猎擎”声纹数据库系统位列公安部刑事技术装备目录前三。智能声纹鉴定专家工作站、AI大数据反诈欺平台等产品相也继投入公安实战。今年11月,快商通先人一步,推出国内首款“移动声纹采集设备”,填补了国内移动声纹采集市场的空白。
快商通两大产品体系由点及面辐射到医疗、教育、金融、公检法四大行业,搭配公司深耕行业积累的服务理念与专业素养,形成智慧医疗营销解决方案、智慧教育营销解决方案、信贷/保险反欺诈解决方案、金融fintech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公安解决方案等一体化服务体系。
快商通希望通过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渗透到各个垂直领域,打破思想边界、打破固化模式、打破产业瓶颈,与全球超过36万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合作共赢的生态局面。
依托智能客服产品,快商通面向医疗、教育、电商等领域打造智能营销与客服服务体系一体化运营平台。经过10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快商通在医美市场占有率已达到80%,2019年新增企业用户包括联想集团、中国建设银行、希玛眼科、三棵树、碧莲盛等。
在金融领域,快商通着眼于金融发展本质问题,以声纹识别技术建立反欺诈解决方案,并将其深入应用到支撑普惠金融发展的行业大趋势中。今年,快商通“AI+金融”已与中国银联、交通银行、太平洋保险集团、阳光保险集团、上海华瑞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合作。
在公检法领域,快商通致力于国家声纹大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多维技术在应用层的规模化落地,为智慧警务建设加码赋能。快商通还与公安一所达成战略合作,进行公安多警种声纹和语音技术的应用落地。
在综合领域,快商通可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行业解决方案,以技术整合能力为社保、门禁、车载、通信等行业赋能,基于此,快商通在2019年与中国移动(←点击)等企业达成合作。
2019年1月,快商通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声纹识别技术标准化研究基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标准化研究基地。此2项基地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及应用标准化研究基地。

(基地揭牌仪式)
目前,基地已启动声纹识别标准化体系中的3项标准制定,包括《社保声纹反欺诈技术安全应用规范》、《金融资格身份认证应用技术规范》、《声纹识别在司法鉴定行业的应用技术规范》。
今年7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邱月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所所长咸奎桐到访快商通,对快商通的标准主持工作表示认可与赞赏,并就基地下一阶段的建设方向做出了工作指导。
除标准基地外,快商通还在积极申请声纹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国际标准,为中国争夺人工智能国际话语权助力。
快商通始终坚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要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拥抱世界。为此,快商通开启公司国际化战略,在新加坡、美国硅谷、俄罗斯莫斯科建立海外人工智能研究院。
4月,快商通作为中国唯一企业代表,参加意大利口语对话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IWSDS 2019,快商通首席科学家、IEEE Fellow李海洲教授在开幕会致辞,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声纹识别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9月,李海洲教授出席“第18届世界商业领袖圆桌会议”,面向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专家及机构负责人,提出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授人(机器)以鱼不如授人(机器)以渔”的观点。
12月,快商通与俄罗斯东部最大的综合型专业科研中心——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计划面向数学、量子计算、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全方位科学技术合作与人才输送。
快商通董事长肖龙源认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重塑新的国际分工和经济关系,人工智能是新的生产力,区块链是新的生产关系,大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其中,人工智能作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肩负着为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产品创新、提升用户体验的使命。
如今,我们身处新一轮产业变革前夕,企业以用技术和产品解决社会抱怨为立足点,守正创新、科技向善,才能真正发挥价值,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推动产业升级。
快商通以“成就客户”为核心价值观,始终把客户放在第一位,以解决客户实际抱怨为产品和业务出发点,追求与客户共赢。
快商通认为,产学研联合,是解决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型人才缺口的重要方式。快商通近年来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4月,快商通主办“AI赋能,智地有声”2019李海洲声纹识别主题学术沙龙,汇集公检法、金融、通信、智慧社保、物联网等多个产业的顶级专家,共话声纹识别发展大势。
10月底,快商通主办“AI赋能,逆势而升”医疗智能化营销私享会,力邀众多知名医疗机产业CEO闭门交流,共同探讨新生态商业模式,寻找医疗营销困境的破局之道。
11月,快商通承办的全国首届“公安实战声纹和语音应用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数十位全国各省市公安机关代表以及全球顶尖的声纹和语音技术专家出席现场,宣布成立“公安实战声纹语音案件技术交流联盟”。
12月初,快商通作为唯一声纹企业,受邀参加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专业创立40周年纪念大会,并与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领导探讨共建“司法语音技术联合实验室”。
12月中,由福建省学位委员会主办的“福建省研究生人工智能学科竞赛”圆满落幕,快商通承办声纹识别分赛道,提供赛题基线、技术支持以及赞助支持。
2019年,是快商通释放硬核战力的一年,累计获得政府、媒体、行业荣誉数十项:
获公安部人工智能竞赛“声纹识别”及“同源音频检索”两个项目大奖
5月,快商通迎来乔迁之喜,厦门总部地址由惠元大厦变更为厦门集美区软件园三期B20号楼11层-13层。
11月,快商通全新官网正式上线,从排版、视觉,到交互、访问体验,我们致力于为用户呈现出一个集原创技术与行业应用相融合的“AI+”生态平台。
同月,快商通「公司层+4大业务线」品牌宣传片“声”动业内。
12月,快商通品牌升级,新logo震撼亮相。蓝色代表自主研发、深耕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基线,橙色代表城市级产业应用场景。两种颜色结合,彰显快商通坚守“提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经济”的产业理念。
快商通新英文名“Kriston AI”伴随logo一同面世,该名寓意公司以智能化技术为长期驱动力,以智慧化服务为企业发展价值。
10年前,快商通瞄准智能客服市场,成为国内率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营销客服产品的企业。彼时,DeepMind论文还没有震惊世界,AlphaGo还没有战胜李世石,人工智能也还没有被写入政府报告。快商通,预见AI。
2012年,快商通全面转向人工智能,以自然语言处理、声纹识别、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向行业宣告,我们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服务商。
转眼间,快商通的AI追寻之路已走过10年。我们见证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从旭日初升到千万创业者追捧,再到碾碎泡沫归于务实的求索阶段。十年如一,我们不改初心。
从原创到创新,从单点产品到生态矩阵,从科学研究到行业赋能,每一步都刻上了快商通追逐梦想的坚实烙印。
未来,快商通将携手医疗、金融、公检法、教育等各行业用户,赋能变革升级,打造繁荣生态,让人工智能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让人工智能普惠万众。
本文所有权归属于快商通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转载、引用、摘录、摘编、复制、下载、打印、传播,否则快商通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人的法律责任。